A+ A-
A+ A-

动呢?

又问我名讳,我说我是庶吉士李隐。

他也与我交换,他说他任翰林院修编,梓州杜陵来的,叫方祉甫。

我佯装不知,问他莫非就是探花郎。

他点点头。

二三交谈之中,我便在翰林院多了个兄弟。

他说,他取字景之,就叫他景之兄好了。

我挠挠头,我并未到及冠的年纪,未有取字。

他说,那便叫我隐弟。

[3]其实李隐不想入仕,但是似乎一切都是命定的。

李隐出生于祜州李氏,李氏本是名门世家,受华彩万千。

可到了李隐曾祖父这一辈却屡试不爽,逐渐没落。

李父的出现成了拯救家族的希望,多年风霜,他站上了户部侍郎之位。

可怜的是李夫人迟迟怀不上孩子,祈盼多年,终于老来得子,迎来了李隐。

如此,李隐成了全家的希望。

父亲官场沉浮多年,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。

在父亲的眼中,入仕为官、光宗耀祖才是一个男子应走的正道。

他觉得自己一生在官场上拼搏,虽历经风雨,但也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和经验,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看到儿子能够踏入仕途,延续家族荣耀。

想及此处,李隐心中一阵刺痛。

他明白父亲苦心,也明白父亲为自己的未来付出了多少心血。

可他的内心深处,对入仕却有着深深的抵触。

他害怕那官场中的尔虞我诈、勾心斗角,害怕自己会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迷失自我。

热爱山水、钟情于诗书笔墨,那才是他。

他向往着自由的生活,渴望能漫步于山川,与清风明月为伴,将喜怒哀乐融于诗词歌赋。

在他心中,世间最美的景色并非繁华的京城,而是那宁静的乡野、潺潺的溪流以及郁郁的山林。

他想要告知父亲自己的想法,可话到嘴边,却又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
“父亲,我……” 李隐犹豫许久,才鼓起勇气说道,“我知道您是为我好,可我真的不想入仕。

我觉得人生有多种选择,不一定非要走仕途之道。”

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,他紧紧地盯着李隐,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:“你这孩子,怎么如此不懂事!

为父辛苦这么多年,难道都是为了我自己吗?

我所做的一切,还不都是为了你!

你看看你,整日只知吟诗作对,这些东西能当饭吃吗?

能给你带来什么前程?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